来源: 日期:2025-08-06浏览:次
艾滋病、梅毒、乙肝(简称“艾梅乙”)是严重威胁母婴健康的传染病,但科学干预可实现98%以上的阻断成功率。建议备孕女性主动接受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以便及时发现感染情况。
对于孕期发现感染的孕妈妈,请保持冷静并及时就医。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通过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必要时选择剖宫产、避免母乳喂养,以及为新生儿注射免疫球蛋白和疫苗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母婴传播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感染“艾梅乙”不应成为任何形式的歧视理由。每一位孕妈妈都享有平等的医疗权利,每一个新生儿都应当获得健康出生的机会。
对家暴说“不”,守护爱的港湾
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中一方对另一方实施暴力的行为。其形式包括殴打、罚跪、捆绑、拘禁等体罚形式,也包括威胁、恐吓、辱骂等精神虐待。
(一)家庭暴力的特征
1.身体暴力:包括所有对身体的攻击行为,如:殴打、推搡、打耳光、脚踢、使用工具进行攻击等。
2.语言暴力(精神暴力):以语言威胁恐吓、恶意诽谤、辱骂、使用伤害自尊的语言,从而引起他人痛苦。
3.性暴力:故意攻击性器官、强迫发生性行为、性接触等。
4.冷暴力:在目前有些家庭,夫妻双方在产生矛盾时,不是通过殴打的暴力方式处理,而是对对方表现得比较冷淡、轻视、放任和疏远。恶语中伤、漠不关心对方,将语言交流降到最低限度,停止或敷衍性生活、懒于做一切家庭工作,是隐性暴力中较常见和隐蔽的做法,而这也是现代家庭中的一个易被人忽视的问题。
(二)遇到家庭暴力怎么办?
1.重视家庭暴力事件,绝不示弱,明确告诉施暴者,你的人身权利不容侵犯,家暴属于违法行为,记住防范家庭暴力应从第一拳开始!
2.敢于向外界求助,说出自己的经历,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亲友或者相关部门帮助,由他人出面劝告施暴者。
3.如受到家暴,必要时可到医院就诊确诊伤情;注意收集证据,包括人证和物证,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4.对正在实施的家庭暴力,可以先逃离施暴者。情节轻微的,可以向亲友、邻里、村(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妇联组织或者当事人所在单位求助。情节严重的,迅速拨打“110”,请求公安机关制止。
(一)医疗歧视行为包括但不限于
1.拒绝或推诿为“艾梅乙”感染者提供医疗服务。
2.对“艾梅乙”感染者采取差别对待,如将感染孕产妇和儿童就诊顺序故意排在最后。
3.在患者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
4.在不接触就诊患者血液、体液等普通诊疗过程中,针对“艾梅乙”感染者进行不必要的过度防护。
5.未按照隐私保护相关要求进行病史咨询和医患沟通。
(二)为共建无歧视医疗环境,采取的暖心举措
1.一视同仁的医疗服务:绝不拒绝为“艾梅乙”感染者提供医疗服务,在普通诊疗中平等对待每一位患者,不搞过度防护。
2.隐私保护有一套:严格保护患者隐私,未经同意,绝不公开患者及其家属信息;尊重感染者意愿,选择合适方式通知其配偶/性伴。
3.培训提升暖人心:定期开展消除歧视与感染者权利保障培训,提升医务人员服务能力,给予他们心理支持;加强职业防护技能培训,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反对家庭暴力,促进性别平等,营造无歧视医疗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河池市人民医院致力于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保障感染者合法权益,如发现本院有医疗歧视行为发生,可拨打投诉电话0778-2297227进行投诉反馈。
此外,医院鼓励广大社会组织、社区及相关单位通过线上线下报名等方式自愿参与消除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并广泛收集对医院消除母婴传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社会组织和社区参与消除母婴传播工作联系方式如下:
联系地址:河池市人民医院(河池市金城江区金城中路455号)教学综合楼6楼医务科
联系电话:0778-2281409
联系邮箱:140911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