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廉医院建设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清廉医院建设 >> 正文

念好“清·心·润”三字诀,构建“四清三心”新格局推动自治区级区域医疗中心高质量发展——河池市人民医院清廉医院品牌建设实践

来源: 日期:2025-09-01浏览:

河池市人民医院党委坚持以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将清廉医院品牌建设与医院中心工作融会贯通、互融互进,念好“清·心·润”三字诀,筑牢“四清”之基(制度清流、诊疗清源、服务清风、监督清障),凝聚“三心”之力(服务贴心、流程省心、质量放心),推动医院服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升,实现“两降两升”。2024年,全院门诊次均费用同比2023年下降5.6%,住院次均费用同比下降6.54%;医院门急诊服务人次同比增长4.38%;患者满意度由90.22%提升到93.5%。在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行动中受益群众达294万余人次。

一、以“清”筑基,四轮驱动构建廉洁行医屏障。

医院党委扛牢清廉医院建设主体责任,聚焦制度执行、医疗质量、服务规范、监督问责四个核心领域,全面深化清廉医院建设。一是强化制度执行刚性化,实现制度清流。加强制度建设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紧紧围绕“清廉医院”建设的战略目标,抓实“三重一大”制度的贯彻落实,修订、完善、制定相关制度规定420余项,明确廉政风险点、风险等级和风险防范具体措施。以建立健全“三单一图”为抓手,积极完善 “权责清单”“风险清单”“防控清单”和“权力运行图”,开展清权明责查险,即聚焦重点领域、关键岗位、重点职能权力,全面梳理形成权责清单。二是聚焦医疗治疗规范化,实现诊疗清源。院党委构建“1+3+N”制度体系,以临床诊疗指南为核心,配套临床路径管理、合理用药考核、检查检验互认3大机制,细化1100余项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通过电子病历系统升级,将规范要求嵌入诊疗环节,实现医嘱开具、用药审核、检查申请等全流程智能提醒,2024年处方合格率提升至93%。创新质控模式,线上依托智慧医院系统,实时抓取、反馈各类诊疗异常数据,线下开展院科两级质控,每月开展病历回溯,将规范诊疗与医师职称晋升、绩效分配深度挂钩。三是打造医疗服务透明化,实现服务清风。建立“基金监管-价格公示-患者监督”三位一体制度体系,在显著位置公开公示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药品耗材价格等信息,患者通过“一日一清单”了解住院费用情况;规范医疗收费,分类分批对收费项目及套餐进行全面梳理,理顺院内医疗服务项目清单,杜绝串换收费、虚计收费。四是构建监督问责立体网,实现监督清障。院党委突出监督重点,着重加强对权利集中、基金密集、资源富集等领域的监督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织牢监督网。安装反“统方”系统,动态监测统方行为,斩断医商黑色利益链;全面运行全市医保智能监管系统全流程监控功能,购买使用院内智能监管系统,做到事前弹窗预警提示、事中监控拦截,2024年拦截违规医嘱3123条,涉及金额191.83万元,医保基金得以规范管控;引进医用耗材SPD服务管理项目,搭建院内物流管理系统服务平台,实现医用耗材闭环管理,打造数字化防腐“金钟罩”,据不完全统计,为医院节约成本近千万元。

二、以“心”聚力,三维发力提升医疗服务温度。

院党委坚持把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作为清廉医院建设的落脚点,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上作出多项有力有效决策。一是以服务贴心守医者仁心。医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区重点问题整治改善就医服务已开展规定措施4项,自选措施30项。优化门诊环境,开展适老化、无障碍改造;推动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和院际间调阅,为患者节省费用约70万元/年‌‌;落实“一号管三天”便民措施,受益人次10.4万人次,减免费用约156万元。加强智慧药房建设,引进自动发药机,患者取药排队时间由原来的15分钟缩短到10分钟以内;持续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上门服务人次达600余例,满意度保持95.6%以上。二是以流程省心破就医梗阻。持续依需增设门诊,开设心理科门诊、肥胖与代谢病外科门诊、儿童生长发育疾病一体化诊治中心等17个专科门诊,让群众就医更便捷顺畅;优化智慧门诊,门诊各区域投放多功能自助机28台,患者可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自助机等预约挂号、完成缴费、查阅检验结果、领取电子发票等,减少就医各环节等候时间,门诊预约就诊率由2023年的45.2%提高到2024年47.25%。三是‌以质量放心铸生命防线。构建嵌入式廉政质控体系,联动升级‌纪检监督与质控系统。成立医院数据中心,实现纪检部门数据共享,将医用耗材使用异常、药品处方偏离度等廉政风险指标纳入质控监测范围;推行‌阳光用药智能监管,动态监控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辅助用药占比等。2024年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20.50%,同比下降10.13%;出院患者平均住院日7.41天,同比下降0.1天;国家基本药物使用金额占比32.14%。大大降低群众就医成本。

三、以“润”赋能,文化浸润滋养清廉医院根基。

一方面,润物无声,构建医德医风教育浸润体系。构建“晨会微课堂+每月道德坊+年度警示月”教育沁润体系,每日晨会嵌入3分钟廉洁案例分享,每月院党委统筹安排职业道德学习,每年组织“家属助廉日”家风共建,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另一方面,润泽无形,打造立体文化矩阵。依托医院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建成“一园一室两长廊”廉政文化建设平台。建成300余平方米的党建文化园,形成职工爱院教育中心和廉政教育中心,依托党建文化园开展宣讲151场次,参观人数达1万余人次;打造“八有”党员活动室,公示党员承诺,开辟阅读专区,打造理论学习“加油站”;依托行政办公区走廊和院内连廊打造党建文化长廊,动态更新党风廉政警示内容。同时,举办清廉家风读书分享会,组织拍摄《守廉者,守心》微电影,排练《白与黑》舞台剧,使“不想腐”成为医务人员的价值认同,让医者仁心焕发时代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