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媒体关注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关注 >> 正文

最值得托付生命的人——记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周卓东

来源:河池日报 日期:2017-08-31浏览:

“周医生,还记得我吗?您可是我的救命恩人啊!”今年3月的一天,在市人民医院病房里,正在查房的心血管内科主任周卓东被一位陪伴亲属来看病的年轻小伙叫住。“要不是得到您的及时抢救,我……”小伙子的回忆,把时间带回到18年前。

1999年,一名未成年患者因急性脑膜炎,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紧急转入市人民医院。患者入院时,已陷入深度昏迷,随时都有生命危险。经过医生的全力抢救,当年那个半只脚已经踏入“鬼门关”的孩子,如今已健康长大成人。当时,组织抢救的主治医生就是周卓东。

周卓东已经记不清,曾有多少患者被他从“鬼门关”拉了回来。18年来,他完成的心内科各种介入手术超过3000例,参加院内及院外各种抢救、会诊近2000人次,被患者亲切地称为“最值得托付生命的人”。

与死神赛跑 为患者求生

今年5月,凤山县一名患者因突发胸闷、头昏,前往当地医院救治。患者入院后,病情急转直下,一度心跳骤停、丧失意识。当时,周卓东正在凤山县中亭乡柏林村开展扶贫工作,他接到当地医院的求援电话后,经过崎岖山路的长途跋涉,赶到医院参与救治。由于患者大面积心肌梗死,必须尽快转到市人民医院打通闭塞的血管。“时间就是生命,一刻也不能耽搁。”面对命悬一线的患者,周卓东不顾疲劳,随救护车驱车5个小时,将患者护送到市人民医院进行心脏支架手术。“导丝、球囊扩张、支架定位、释放……”手术台上,已经连续工作了10多个小时,辗转奔波数百公里的周卓东,沉着应对,一气呵成,仅用40分钟,就成功完成手术。由于抢救及时,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目前已无胸闷胸痛等症状。

今年1月,一名因心跳过缓在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患者,突然心脏骤停,丧失意识,经过医护人员使用临时起搏器进行反复抢救后,患者虽然恢复心跳,但病情极不稳定,一直未能脱离生命危险。“患者心脏骤停后脑部缺血缺氧,脑死亡的几率极高,是否要继续抢救?”“即使仅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救。”面对大家的疑虑,周卓东毫不犹豫地说。为此,周卓东主动承担风险,立即带领心内科团队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让患者一边戴着呼吸机,一边接受永久起搏器治疗。由于抢救及时,患者术后心跳稳定,经过精心治疗,最后康复出院,未遗留下任何后遗症。

事后,参与救治的医护人员回想起惊心动魄的抢救过程,仍心有余悸。大家说,戴着呼吸机接受永久起搏器治疗,由于风险太高,在市人民医院还是首例,周卓东为了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在危急关头,不怕担风险,不怕担责任,终于把他从死亡边缘抢救回来,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最美医生”实至名归

18年来,他的高尚医德和高超医术在患者中口口相传。“周卓东不是华佗,却有着起死回生的本领。”在采访中,一位被他医治过的老大爷告诉记者,希望一定要报道周卓东的事迹。

心血管疾病患者均是急、危、重症,病情变化时间经常以分、秒计算,这就要求诊治医生必须争分夺秒。如今,已是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同时还是广西医学会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学分会委员、河池市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的周卓东,仍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穿梭在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病房和手术室,坚持与死神展开争夺战。

周卓东无私奉献的精神获得了病人的称赞,由此也获得了各种荣誉——多次获得医院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2015年度被评为医院“优秀学术带头人”和“医德医风先进个人”,2017年被评为医院优秀管理者。他所在的心血管内科也先后荣获“医院优秀医疗团队”“广西工人先锋号”“全国巾帼文明岗”等荣誉称号,并在今年被评为河池首届“最美医生”。

面对荣誉,周卓东淡定从容。采访中,他不断向记者提起文章开头,那位时隔十几年仍能记住他名字的患者,欣慰地说:“病人满意的微笑,就是我最高的奖赏;患者的肯定,就是我最大的荣誉;为患者解除病痛,就是我永远的追求。”

上图为周卓东在为患者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