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池日报 日期:2016-08-05浏览:次
罗力静护士长与助手为早产儿行PICC置管术
今年4月以来,我院新生儿科成功为10例极低体重早产儿实行PICC置管术,这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市内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护理技术的空白,为危重新生患儿的救治开辟了持续、有效的静脉通道
今年4月中旬,家住环江的玉女士产下了一对龙凤胎,由于胎龄仅30周,因此两个宝宝的体重分别只有1000g、1200g,且同时出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等症状,这对姐弟被紧急送往新生儿科。由于姐弟俩器官发育尚未成熟,各方面条件还不允许他们进食,为了维持他们的生命,静脉营养成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经过多番研究与讨论,新生儿科医疗团队决定为姐弟俩行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为了确保手术顺利实施,2016年4月18日,由新生儿科护士长罗力静穿刺,唐小元主管护师为助手,成功为姐弟俩实施了PICC置管术,通过这根特殊的通道为2个宝宝进行能量的供给,大家形象地称之为“宫外脐带”。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新生儿科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呵护下,姐弟俩一天天长大,体重分别增加至2010g、2100g,每天能自行吃奶,满足机体需要量,不再需要肠外静脉营养,置管49天后,给予拔出“宫外脐带”。
据悉,新生儿PICC置管术可为早产儿特别是极低、超低体重儿提供中长期的静脉治疗通道,减少药物渗漏所致的皮肤感染及坏死,匀速输入的静脉高营养液使患儿体重增长理想,减轻患儿反复穿刺带来的痛苦和伤害,较好地解决了早产儿长期静脉输液和静脉营养治疗的护理难题。该项技术的开展,标志着全市新生儿科护理水平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刘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