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池市人民医院 日期:2020-07-16浏览:次
2020年7月11日,我院成功开展全市首例三维标测下室性早搏射频消融术、希浦系统起搏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患者身体情况良好。
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
5年来,43岁的黄先生胸口反复出现心悸、胸闷等现象,行心电图示频发室早、室早二联律,曾行冠脉造影血管未见明显狭窄,曾服用多种抗心律失常药,但效果不佳,早搏现象仍持续存在。入院后行动态心电图示室性早搏4万余次。患者走访多家医院均建议行射频消融治疗,但其由于担心手术复杂,并发症多及X射线带来的危害,一直拒绝手术治疗。
图为CARTO三维标测系统建模标测
医护人员为患者行三维标测下射频消融术中
此次我院电生理团队采用先进的CARTO三维标测系统,重建可视的立体心脏模型后,标测靶点(病灶),对有效靶点消融后,室早得到成功治疗,整个消融过程能够通过三维系统监测导管的位置,避免因消融导管移位而导致的并发症,大大提高手术安全性。整个过程仅仅用时30余分钟就顺利消融成功,全程射线量极低,真正实现 “绿色”手术。术后患者症状消失,室性早搏消失。此项技术不仅根治了患者多年的顽疾,而且无需再服抗心律失常药,治疗效果显著。
希浦系统起搏术
62岁的患者韦女士,因反复晕厥入院,入院心电图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动态心电图提示最慢心律30次/分,反复出现黑矇、晕厥症状,生活质量极差,患有行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指征。 通常情况下,应给予此类患者行人工双腔起搏器植入,通过起搏心房及心室,从而提高患者心率,改善患者心率慢而引起的各种症状。其心室电极通常放置在右室心尖部或右室间隔部,因心室激动顺序发生改变,这类起搏有20%可能进展为心衰,因此这种方式不是最理想的心脏起搏方式。
图为希浦系统起搏术中影像
医护人员为患者行希浦系统起搏术中
希浦系统起搏是目前备受关注的生理性起搏,该手术效果好、损伤小,能够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其难点在于将起搏器电极准确植入希氏束或左束支区域,与自身房室传导相同或相似,不仅是心脏跳动,还保留了心脏正常的收缩顺序,在最大限度保护患者心功能的同时,达到生理性起搏的目的。此次心血管内科介入手术团队成功为患者实施希浦系统起搏手术,将心室电极植入左束支区域起搏,术后,患者心电图基本达到正常的QRS间期,其症状消失,达到了预期治疗效果。
两项新技术的成功开展,填补了全市的空白,也标志着我院心血管内科在心脏起搏与电生理领域再上了一个新台阶,心脏起搏技术向前推进,射频消融由“二维”进入“三维”时代,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今后我院心血管内科将持续开展各类起搏器植入和射频消融治疗,为全市及周边地区广大心律失常患者提供更专业、更先进、最高效的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