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25-07-18浏览:次
7月12日,2025年河池市安宁疗护哀伤辅导情景工作坊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池医院·河池市人民医院举行,来自全市各级医院的300余名护理人员参加。工作坊旨在提升医护人员对终末期患者的综合照护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探索更具人文温度的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助力患者身心平和,让生命终点充满尊严与温情。
活动以68岁肝癌晚期患者“陈伯”的临终历程为主线,通过四个递进式场景,真实还原临终病房的动人场景,医护人员在角色互换中体悟生命终章的守护使命。
场景一当女儿攥着病床护栏哽咽道“怕再不说就没机会了”,聚焦患者与家属的情感联结。虚弱的陈伯沉默叹息,女儿陈小强忍泪水向覃护士求助。护士轻抚其肩:“陪伴本身就是治疗”,生动展现出临终患者对倾听与陪伴的迫切需求,而非单纯地积极治疗承诺。
场景二围绕“预立医嘱”沟通展开。当老人吐露“不想插满管子遭罪”时,医护引导他书写“五个愿望”,让医疗选择回归患者本心。覃护士通过共情表达化解其沟通顾虑,为临床中尊重患者自主权提供了具体范例。
“四道人生”环节中,陈伯含泪倾诉对妻女的亏欠。护士递上纸巾,“把爱留言留视频,它会替您陪伴她们”。当陈小承诺办团圆饭、拍全家福时,现场观摩者直观感受到真诚沟通对化解临终遗憾的作用。
最后的哀伤辅导场景里,陈伯离世后,陈小陷入悲痛中不可自拔。覃护士运用“空椅子技术”,让其对着象征父亲的空椅子倾诉情感,再引导其换位思考。陈小从泣不成声到坚定承诺照顾好家人,完成了与逝者的温柔告别。
当逝去无可避免时,专业的引导能让告别成为治愈创伤的良药。本次工作坊突破传统培训模式,通过病房环境实景还原等形式,打造沉浸式培训场景,诠释了“医疗不仅要延长生命长度,更要守护生命尊严”的理念。“安宁疗护,让患者有尊严,让生者无遗憾”,这既是医者对生命的至高敬畏,更是河池市人民医院践行人文医疗的郑重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