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25-06-30浏览:次
血液,是延续生命的不竭动力,是临床救治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从意外事故中的伤者,到经历重大手术的患者;从与病魔顽强抗争的白血病儿童,到因分娩大出血而命悬一线的母亲,每一袋血液,都承载着生的希望,每一次捐献,都是生命的接力。然而,目前血液尚无法人工合成,只能依靠健康公民自愿无偿捐献。近年来,随着医疗需求激增,临床用血保障面临着巨大挑战,季节性缺血及采供血紧平衡状态愈发明显。
无偿献血,是一种无私奉献的崇高行为,也是爱心与责任的体现。每一位献血者,无论他们来自何方,从事何种职业,当他们挽起衣袖,献出热血的那一刻,就成为了生命的守护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人间大爱,传递着生命的希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人性的光辉和社会的美好。
献血对身体健康有影响吗?
不会。一次捐献全血通常为200-400毫升,约占成人总血量的5%-10%(人体总血量约为体重的7%-8%)。健康人体能通过代偿机制快速补充水分,血浆中的水分通常在1-2天内恢复,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需2-4周恢复,不会影响正常生理功能。
而且,定期适量献血能够刺激骨髓造血,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动脉硬化,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积极意义;还可以降低男性由于铁含量增高而引起的癌症发生率。
献血会不会传染疾病
不会。血站采供血过程所用的一切耗材,都是由国家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具备“三证"齐全的企业所提供的一次性耗材,并且必须经过政府招标采购中心集中统一招标采购。采血过程中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使用过的一次性耗材,血站严格按照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移交专业医疗废物处理中心来销毁处理,绝不重复使用。
献血前后的注意事项
献血前注意事项
1.两次献血(全血)间隔时间须满6个月。
2.献血时请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身份证、 驾驶证、护照均可)。
3.首次献血年龄为18-55周岁。既往至少献血3次且无献血不良反应、符合健康检查要求的献血者主动要求再次献血,经查询末次献血时间距今未超过18个月的,年龄可延长至60岁。
4.男性体重≥50公斤,女性体重≥45公斤。
5.献血前一天及献血当日不宜饮酒;献血前一餐不要吃过于油腻食品;不可空腹献血,宜适量进食。
6.献血前一晚要注意休息,不要熬夜。
7.月经前后三天和月经期间不能献血。
8.纹眉纹身一年内不能献血。
献血后注意事项
1.献血后在献血点就地休息至少15分钟,弹性止血绷带在献血后20-30分钟除去,穿刺点上的创可贴应保留至少4小时。
2.多补充水分,食用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避免饮酒,保证充足的睡眠。
3.献血后24小时内不剧烈运动,当天不从事高空、高温作业、体育比赛等活动,避免过度疲劳。个别出现献血后倦怠感觉者,只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也会很快消失。
4.献血后如针眼处有淤肿,可于献血后72小时内用冰袋敷于相应部位促进淤肿消散。淤青一般于10-14天左右消散,不会对身体造成影响。
5.如果存在献血前没有如实告知的可能影响血液安全的高危行为,或者献血后感觉明显不适或异常,请及时联系血站同志。
献血者权益
1.享有优先用血的权利
在保障急危重症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用血前提下,非急诊患者同等医疗状况下,无偿献血者及其父母、配偶、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在本市医疗机构需临床输血时,可享有优先用血的待遇。优先用血总额度等于献血者的献血总量。
异地就诊用血按照就诊医院所在地市的优先用血政策享有相应的优先用血权利。
2.享有减免用血费用的权利
公民临床用血时只交付用于血液的采集、储存、分离、检验等费用。在河池市无偿献血的献血者本人及其父母、配偶、子女在临床用血时,可按照规定免交或减交前款规定的费用。
3.享有获国家表彰的权利
国家对无偿献血的个人设立了无偿献血奉献奖终身荣誉奖、金、银、铜奖,分别表彰个人无偿献血获得三次金奖、献血次数达到40次、30次、20次的献血者,并颁发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联合授予的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