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24-12-05浏览:次
清廉医院建设,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池医院·河池市人民医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将清廉医院建设和改善就医服务结合起来,坚持问题导向,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推出了一系列便民惠民措施,着力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为此,医院推出系列报道,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医院清廉之“花”结出的惠民“果实”,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步履坚实。
远程诊断,患者无需再奔波
一大早,河池市人民医院病理科主任覃冠平正在电脑上认真查阅一张组织病理检查的数字切片。原来,东兰县医院患者韦先生近期出现进食梗阻感,在当地医院接受胃镜检查后,病理活检结果疑似为食道癌。当地医生建议到上级医院病理科进一步明确诊断后,再确定治疗方案,才有了开头的一幕,这就是远程病理数字切片会诊。
远程病理诊断 让患者少跑腿
“病理诊断是诊断金标准,但基层病理医师资源比较匮乏,接触的病例有限,诊断经验不足,导致有些病理诊断不够精确。” 覃冠平主任表示,以往基层医院在面临肿瘤等重大疾病“拿不准”诊断时,需要患者家属带着病理切片标本到大医院再度送检。在舟车奔波之间,“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繁”的问题凸显。现在,有了“远程病理诊疗系统”,患者就不用专程跑一趟了。
在河池市人民医院病理科团队指导下,当地医院病理科医生登录“远程病理诊疗系统平台”,将患者的病理切片图像、临床资料等详细信息上传至平台后,覃冠平主任组织科室团队通过远程诊疗系统对患者临床资料、病理标本的组织切片图像进行了细致审阅与综合分析,最终给出明确的病理诊断结果,指导当地医院开展下一步的诊疗工作。
远程病理诊断系统平台,除了能为基层患者提供便捷的各类病理实时、动态会诊,还为市内病理学从业者提供了一个规范的教学平台,便于全市病理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咨询,提高病理诊断水平。
AI辅助阅片 提升病理诊断效率
病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被誉为肿瘤诊断的“金标准”。过去,病理切片要靠医生使用显微镜逐个进行肉眼诊断,好比“大海捞针”,导致病理报告出具时间长,让患者焦急忐忑。
如今,医院通过引进细胞学人工智能病理辅助诊断系统,由AI系统进行第一道病理筛查、分析,变“肉眼看片”为“机器筛片”,细胞切片阅片率大大提高。有了AI的“神助攻”,做完病理检查,次日病理报告就能发给临床,为患者治疗赢得宝贵的时间。
河池市人民医院借助远程诊疗系统让病理诊断“上云端”,形成了上下联动、分级负责的病理服务新格局,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腿,致力服务全市患者。据统计,今年以来,开展辅助诊断1084例次,其中远程病理诊断405例次,常规标本的诊断报告出具时间稳定在3天以内,大大提升了病理诊断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