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科普文章

当前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正文

【今日科普】如何预防艾滋病、梅毒及乙肝母婴传播?这些配套惠民政策你知道吗?

来源: 日期:2025-07-22浏览:

什么是艾滋病、梅毒和乙肝?

艾滋病,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由艾滋病病毒(HIV)引起,病毒攻击人体免疫系统,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而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早期侵袭生殖器和皮肤,晚期可波及全身各器官。乙肝则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可发展为慢性肝炎、肝硬化甚至肝癌。

这三种疾病都主要通过三种途径进行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母婴传播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经胎盘感染,或在分娩过程中接触母亲的血液、分泌物而感染,亦或在产后通过体外母乳喂养途径感染。

感染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孕产妇若不进行母婴阻断干预,可能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受限、早产、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结局。出生的孩子也可能成为病毒感染者或先天梅毒患儿。如果未进行干预,艾滋病母婴传播率高达20-45%,早期梅毒感染不良妊娠结局高达90%,乙肝母婴传播率则达到30-50%。

如何预防母婴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传播?

艾滋病

1.所有孕产妇需在孕早期(孕13周前)或初次产检时接受艾滋病筛查,孕妇的配偶建议也同时做检测。而计划妊娠前确诊感染艾滋病的妇女,要先接受正规抗病毒治疗之后才能在医生指导下怀孕。

2.确诊感染的孕产妇需转诊至指定机构,尽早规范服用抗病毒药物,定期检测评估。

3.医生应根据病毒载量、产检情况等综合评估,选择安全分娩方式。

4.婴儿出生后6小时内需尽早服用抗病毒药物,持续4-6周。出生后的48小时内、6周龄、3月龄这三个时间段都要进行艾滋病早期诊断检测。而在12月龄、18月龄这两个阶段,则要再次进行艾滋病抗体筛查。对于在这种情况下出生的婴儿,人工喂养是最提倡的。

梅毒

1.孕早期或初次产检时需要进行梅毒筛查,如果孕妇确诊感染,其配偶或性伴侣则应同时检测。而怀孕前已诊断梅毒感染的女性,应该在接受规范治疗后在医生指导下备孕。

2.确诊感染的孕妇必须尽早、全程且足量地使用青霉素治疗,治疗期间若中断应重新计算疗程,孕妇需在分娩前的1个月完成治疗。

3.梅毒感染孕妇若住院进行分娩,则分娩前应进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定量检测。且产妇在分娩后要定期复查。

4.新生儿出生后应立即进行预防性治疗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检测,若确诊先天梅毒则要尽快接受规范治疗。新生婴儿在3、6、9、12、15、18月龄这六个时间段应接受梅毒感染相关检测。

乙肝

1.孕早期或初次产检时应进行乙肝筛查,确诊感染的孕妇要积极接受干预服务。怀孕前已诊断乙肝感染的女性,需经医生评估后科学备孕。

2.孕期确诊乙肝感染后,要定期检测肝功能和乙肝病毒载量定量。病毒载量较高或乙肝e抗原阳性的孕妇,需在孕24 -28周开始抗病毒治疗。

3.乙肝感染孕产妇所生的儿童在出生后12小时内应尽早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接种首剂乙肝疫苗,在1月龄、6月龄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在新生儿完成最后一剂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需进行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表面抗体检测。

惠民政策

1.免费婚前医学检查:初次接受孕产期保健服务的孕产妇,可享受1次免费的艾滋病、梅毒和乙肝两对半检测。

2.艾滋病感染孕产妇及其所生儿童抗病毒药物免费,孕产妇可享受用药期间相关检测、住院分娩费用部分补助等服务,婴儿可免费进行早期诊断,同时获得定量奶粉补助和儿童随访服务。

3.梅毒感染孕产妇可获得治疗及感染状态监测费用补助,所生婴儿预防性治疗及感染状态监测费用补助,其配偶可享受一次梅毒血清学检测补助。

4.婴儿出生后12小时内可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按规定完成乙肝疫苗全程接种。最后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1-2个月,可至辖区乡镇卫生院免费进行一次乙肝两对半定量检测。

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让我们行动起来,提高认识,积极预防,为每一个新生命的健康保驾护航,让每一个家庭都能迎来健康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