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日期:2025-08-29浏览:次
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池医院·河池市人民医院,人文关怀已深深融入医疗服务的肌理。 近年来,河池市人民医院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持续推进服务模式创新,在细微之处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胃肠外科为代表的一批科室,正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将温暖与专业注入诊疗全流程。
走进胃肠外科的病房,“把患者放在心上”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是化作处处可感的细致实践。 一只举着加油拳头的加油鸭、一篮装满甜蜜的“术后加油站”、一把“已消毒”的银色坐浴盆架、一份安眠香囊、一筐标注着“小勇士集赞游戏”的小玩具…… 这些寻常物件,串联起一场以“以肠为友,以心相护”为主题的人文关怀行动,用质朴的方式传递医疗服务的温度。
精准调研,从患者诉求出发,成为该科室推进人文关怀的重要基础。 通过开展《胃肠外科/肛肠外科就医体验调查问卷》,科室聚焦诊疗关怀、心理支持、环境体验和特殊需求四大板块,广泛收集患者反馈,精准识别出肛周疾病患者对疼痛与如厕的忧虑、造口患者对护理知识的迫切需求等真实痛点。 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最终转化为一项项具体而微的临床服务措施。
针对手术患者,科室推行从心理到康复的全流程护航。 一块写有“手术顺利”并配有加油鸭卡通形象的立牌放置于患者床头,以轻松可爱的方式缓解紧张情绪; “安眠香囊”则在术前夜伴患者入眠,自然芳香有效舒缓焦虑; 康复期患者通过“同伴支持计划”分享抗病经验,帮助患者重拾信心,“营养风向标”清晰标注饮食恢复进程,帮助患者踏实度过术后阶段; “味觉关怀计划”为禁食患者(糖尿病患者除外)提供“甜蜜关怀”,赠送棒棒糖,缓解患者因禁食或流质饮食导致的口干舌燥、口苦等不适感,附以“术后加油站”温馨寄语,尽显贴心。
此外,为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护士教会患者“肠道唤醒操”,促进肠道早期恢复。 还有中医专科护士为患者进行耳部刮痧,通过刮痧刺激耳部穴位,可以调节脏腑气血平衡,缓解疼痛,促进肠道恢复。
针对肛周疾病患者,科室定制“免蹲坐浴盆架”,解决术后如厕疼痛与清洁难题。 设备放置于指定区域、标明“已消毒”,并由卡通告示引导使用,在保护伤口的同时极大提升了患者的尊严与舒适度。
面向造口患者,科室每月组织“造口玫瑰座谈会”,由康复患者现场分享护理心得,配套发放护理画册和“造口产品收纳包”,帮助患者掌握自理技能的同时,让护理用品收纳更规范,携带更方便。
对于年幼患者,科室推出“小勇士集赞游戏”,小朋友勇敢配合采血、输液等治疗即可“集赞换礼”,在游戏中淡化对治疗的恐惧,传递积极治疗的勇气。
此外,科室还系统推行“三分钟倾听”机制,每日查房时主动询问患者感受,倾听患者主诉并记录情绪变化,实现个性化护理; 编制图文版饮食指导手册,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术后饮食要点。 同时通过环境清新剂改善病房气味,营造舒适就医环境。
这些看似微小的举措,实则是科室对“以患者为中心”理念的深度践行。在这里,治疗不再是冰冷的流程,而是有温度的陪伴;病房不再是陌生的空间,而是充满关怀的港湾。每一个“小物件”、每一次“小举动”,都在诉说着同一个信念:真正的医者仁心,藏在患者需要的每一个细节里。充分彰显了新时代公立医院的责任与温度。